第(3/3)页 骆涛前往北戴河参加一个经济会议,上面召开这个会,主要是讨论抢购潮之后,解决已经暴露出现的经济问题。 大家各抒己见,每一个人都十分积极建言献策。 在如此激烈讨论的会议场内,骆涛恰是一江春水悄然无息,如一块透明的玻璃,坐在末席竖起两只耳朵认真听,认真学习。 这种状态直到领导亲自点名,骆涛才战战兢兢,谨小慎微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。 浓缩点讲就以下四点: 一、坚持改革开放,稳定大环境。 没有这个大前提,大基调,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。 二、完善经济改革配套措施。 要清楚经济改革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,不能想当然孤军作战,今后要完善配套措施。 三、要完善市场供需产业链。 从1978年至1988年,虽然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较快的增长,但是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比较突出,国民经济内在的技术结构还很落后,全社会的商品供给能力有限。 在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和卖方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之前,试图以“闯关”来造就市场定价机制是难以成功的。 四、加强本土理论,等待有利时机,再一次破局。 在1988年之前,物价就已经呈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,这种情况已经让老百姓有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的预期。 之后的几个月,有不少城市出现了抢购潮,民间便对物价的上涨存在普遍的恐慌心理。 八月份放开商品的价格,又在商品供给相对不足的背景下,很大程度上又推动商品价格的上涨,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。 再加上国内理论研究的不足和认识上的偏差,选择舶来品来主导这场经济改革…… 骆涛个人认为接下来工作是要处理这些问题。 这样的发言多少有点让人感觉不舒服,这四点可又让谁说不出反对,毕竟,几个月前骆涛就不主张快刀斩乱麻,更是不认同按照弗里德曼那一套来。 弗里德曼是经济的大专家,这一点是毋庸置疑,但是,他这个专家是西方的专家,不是我们的专家。 他的那一套理论,我们只能借鉴,不能照抄。 由于主持这场会议的有……,他老是经济方面的真专家,骆涛便把自己对通货膨胀的认识,一点不剩的全倒了出来。 希望能给他们一点帮助,另外自己也算对的起自己现在的身份。 在骆涛发言完自己的意见之后,大家便对此讨论,一会儿,又一会儿,才认定他的发言很有价值。 这个经济会足足在北戴河开了三天,会议期间,骆涛自然要假公济私一回,好不容易混了进来。 怎么滴也要好好享受一下,这花钱都买不到的待遇。 这不光是身体上,还是心理上的。 讲出去倍儿有面子。 老百姓对开经济会议也许没什么感觉,但要说在北戴河休假,他们恨不得让自家闺女倒贴。 这就是北戴河这个地方独有的魅力。 会议一结束,骆涛自然不可能还死皮赖脸的赖在这里。 不是自己人,要有自己人的觉悟,别什么事都要别人来提醒,这样很不好,三十多岁,已经过了愣头青的年纪。 红车开着,一路奏着胜利的歌凯旋回京。 一到家,不用说就被老娘苏桂兰缠着,问这儿问那儿,问个不停。 “这么说,我儿子现在也算是个大人物了?”躺在床上,望着黑兮兮的房梁,还跟老伴骆少逸叨咕着呢。 “嘿!瞧这话说的,你儿子?怎么着?他就不是我儿子了。”他还在这个字眼上吃了媳妇的醋。 “涛儿我生的,自然跟我亲了,你排后面。”苏桂兰跟他掰扯了一句,又不知怎么得嘿了一声,侧着身子,面对着自家老头儿。 “少打岔,你说咱家涛儿现在算不算大人物?有没有苏平那小子的官大?” 这问题可难倒了不怎么关注这个的骆少逸,脸上的表情一苦,“这个真不好说。” “怎么就不好说了,大就大么,小就是小么,有什么不好说的。” 之前骆涛也参加了不少高级会议,但都没有这次会议带给二老的冲击大。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能去北戴河开会,那比参加每年的两会要重要一点。 “咳,这跟你说了,你也不明白。” “看不起谁呢,听不明白,你不会越明白了说。” 老两口大半夜不睡觉,拌起了嘴。 【月票推荐票】 第(3/3)页